【釣友分享野釣找底方法】:野外釣魚,如何精確找底?釣魚把釣組拋到水里,下面是什么情況我們就看不清楚了,我們期待意外的同時,也非常希望知道下面的釣組是個什么狀態。不知道底就成了摸黑釣了,心理自然也就沒有‘底’,為此我們必須知道底在什么地方,是個什么樣子。一般我們都是通過浮漂來了解下面的情況的,即通過浮漂的調整來了解水底的自然狀況,然后才可能把魚釣好。那么下面介紹一下看清池底對癥釣魚的技巧。
有的朋友喜歡用橡皮泥或鉛皮掛鉤找底,這樣做的確快捷,半水調好漂后掛上橡皮泥,直接就找到底了,這樣也是可以的,但是一定要知道這樣找到的底不是‘真實’的底。
1、空鉤找底:其實空鉤不帶任何東西也是一樣可以找到底的,方法也比較簡單,記住你的調目就可以,找底時只要漂超過調目,那鉤就到底了。比如我們調的是4目,空鉤入水,漂是4目一線,那鉤就到底了。
2、反向找底:就是我所用的方法,漂是從下面調起來的,自己很清楚餌離底有多遠,再通過自己對餌的了解,很容易找到底。
1、漿泥底:幾乎所有的池子都存在漿泥,它是塵土、魚排泄物、腐爛的物質等沉在水底,比重很接近水,在這樣的池子里釣魚,餌稍重一點,就會沒入泥層中,有時我們看到魚星四起,就是看不到口,提竿逗引一下,魚就中鉤了。
2、雜草底:情況很多,比如,沉水植物、死去的岸草,樹枝,藻類等。一般我們都避免在這樣的環境下釣魚,可有的時候沒辦法了,就那個位置有魚。這種底在釣魚時表現為,只要拋到在某一點上,鉤能下去,肯定中魚,偏離了就沒口。在餌快要到位時有很明顯的托的現象,而后向下沉到釣目。
3、石頭或磚瓦底:應對這樣的底,最好的方法就是讓餌輕觸底,在餌霧化后鉤會懸起,避免掛底。
就魚而言它們和底是有必然聯系的,這才是我們要了解的東西,所以就針對底的問題,我說一下在底的魚。
2、漿泥底:又一次把它列出來是因為它很特殊,一般我們都盡量避免選這樣的釣位,很簡單這里魚不多,如果魚多會把沉淀物攪沒的。但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,我們通過前面的方法,知道了自己坐在了漿泥上了,也要有辦法解決才是啊!由于這樣的底稍有攪動,水底就會渾濁不堪,即使把魚引來了,魚也什么也看不到,在窩里亂穿。所以看到漂動作夸張,提竿總不中魚,有時掛到魚時,我們就應當即使采取措施,用顏色淺的餌,釣窩邊,或釣浮。
4、石底:除一些捕食魚類隱身其間外,其他的魚都是過客,因為這里食物較分散,魚不得不到處流浪,對付這樣的魚,我們就要了解其過客行為,把陷阱設在他們的路途上。當我們了解這樣的底后,找到水底的大石頭就基本上找到魚了,但也要把釣點設在石邊的背流一面。
|